我们都知道预应力在很多的项目工程中都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很可能会遇到一些相关问题,比如在桥梁施工的时候,就有一些关于施工工艺上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提前掌握并做好应对措施,下面我们就具体的来了解一下这些问题。
1、预应力材料问题。选购信誉度高、质优价廉厂家的产品,严格“三证”管理,产品应具有出厂合格证,以及质量检验合格证等相关证件,产品进场后进行严格检验,检测其各项质量指标达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设计施工规范的基本要求方可使用。减少对波纹管周边的电焊作业以加强保护程度,采用长20~30cm、规格大一号的波纹管作为套管,确保管道接头处对齐、居中,用胶带将两端缝隙粘牢封闭。尤其是采用振捣棒进行混凝土振捣时,切记不要碰击波纹管以及波纹管接头位置。
2、张拉时间的问题。在预应力施工中,张拉时间是一个比较难控制的问题,一方面要确保混凝土早期的强度,另一方面还要保证施工之后的整体质量。通常情况下张拉的时间为浇筑完工后七天之后,但是,混凝土的强度增长和弹性增长并没有在同一个速度上,强度的速度要快于弹性的速度,而在砼浇筑完成之后的早期时间内,其存在着较大的变形率,所以,如果张拉过早会导致存留的预应力不足,结果就是桥梁的承载力达不到要求。而如果张拉的时间过晚,对桥梁的承载力也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在实际施工中对于张拉的时间要根据工程现场状况进行具体分析和把握。
3、后张结构张拉力控制问题。在预应力施工中需要对张拉力进行准确的控制,尤其是在后张拉结构中的张拉力,如果实际施工行为缺少规范性,张拉力控制会对桥梁的使用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讲,对张拉力的控制是同预应力筋伸长率的控制是同步的,但重点是张拉力的控制,而预应力伸长值则作为张拉力的校核标准。但是,在很多施工中所采用的计量方式还是1.5级油压普通张拉,这种方式存在的误差较大,对施工质量影响同样会很大。可喜的是精度更高、受人为因素干扰少的智能张拉慢慢在普及,但是它同样存在质量隐患,有时间了专门讲讲这方面的问题。同时,在张拉力控制过程中,很多施工人员往往没有经过专业化的培训或者是作业不专心,有时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在伸长值计算时,如果计算结果误差较大会导致张拉力控制出现很严重的失误。对于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解决,一方面是选用先进的张拉力计量方式,另一种就是从操作人员素质上进行提升,要选用专业化的控制人员,并严格要求,伸长值计量的浮动标准,在我国相关规范中,明确规定了伸长值的偏差需要控制在6%以内。
4、孔道压浆问题。在预应力技术中的孔道压浆主要是为了确保预应力筋同构件同时工作,确保钢筋的良好工作性能。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在该工序中总是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管道压浆不实、不满,出现渗漏等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对该工序缺少重视。除此之外,从总体上来看,孔的位置预留、浆体的配合比等也会存在着些许问题。而解决的对策主要是在浆体配置时要尽量采用外加剂方式,这样就能够降低水和灰的比例到0.35,保证浆液的压实度,同时,选用先进的搅拌机械, 提高搅拌速度,进行规范化操作等,这样就能够保证孔道压浆的质量。
关于这四点常见的问题,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其他的疑问呢?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我们的网站,我们后续还会不定期的为大家呈现更多的精彩的内容。